附近一百元约_qq300块2小时快餐,100元三小时约,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

当前位置: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 > 文明评论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大合唱”

2023-04-17 11:09 来源: 都市时报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报道显示,自2018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通过不断打通改造的痛点堵点,破除机制障碍,畅通民心民意,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昆明来说,近几年几乎都在按计划推进改造项目,今年将改造641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8万多户。这些老旧小区,大都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有的到了“不改造不行”的地步。因此改造的“先决条件”是,对生活环境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优先纳入改造,不撒胡椒面,不搞一窝蜂,而是压茬推进。
加装电梯、划出停车位、拆除违建、改造路面、新增绿化……得益于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项目才得以按计划实施。然而,改造是一项浩大工程,配套资金从哪儿来、如何改、后期如何管理……一系列都是问题。当然,一些先行地区在提升居民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争取金融支持等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有的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就是好办法。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先基础、后提升”,分基础设施保障类、基础设施提升类、完善公共服务类3种类型来确定。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庭院雨污分流、路面平整、屋顶防水为必改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展5G网络建设和智能充电系统建设,并将改造后续管理与引入物业服务相结合,推动形成“建管一体化”,建立长效机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常听说一句话,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在乎“面子”,更要注重“里子”。这也体现了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改造思路。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着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将“政府干、居民看”转变为“大家齐上阵”。在很多地方,从平整道路、修建花坛、加固外墙、修缮屋顶防水层等硬件提升,到水电气热信等专营设施的单项改造,以及养老、便利店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各个环节几乎都有群众参与献计出力。
实践证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不是“独角戏”,只有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明确项目实施主体,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培育规?;凳┰擞魈?,强化要素保障,才能按计划顺利推进。(刘光平)
相关新闻

图片头条

文明时评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