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中学:让校园成为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2024-01-03 17:11 来源: 昆明文明网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窗口,云南民族中学始终围绕把学校办成“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把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为一体,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云南民族中学是云南省教育厅直管、附属云南师范大学的唯一省属国有公办寄宿制民族中学,云南省一级二等高(完)中。学校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昆明市官渡区联盟中学,1987年组建为云南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1997年按照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文件决定,云南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正式组建并挂牌为云南民族中学。学校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才培养”为办学宗旨,面向全省16个州市招收少数民族及汉族学生,特别招收迪庆藏区和我省特有的布朗、阿昌、普米等8个少小民族的学生。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17个民族157人,有33个教学班,学生1700余人,涵盖30多个民族,是全国中学里面学生族别数第二的学校。
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2005年、2014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相继被评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中国和谐校园之星、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优秀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师德工作先进集体、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是多年的云南省文明单位。
着力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
云南民族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有完善的党建制度,建立了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等。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睡眠、运动时间有保证,全面开展劳动、美育教育,家校协同机制好。建有心理咨询室1间,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工作。
云南民族中学校园各醒目位置、每间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均张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在各班教室张贴了《中小学生守则》。通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评选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树立典型,发挥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研组创新思路,认真落实“三进”教育要求;团委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元旦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平时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校精神。
着力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
云南民族中学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云南民族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民族中学教职工师德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云南民族中学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把师德师风列为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职工发展性评价方案,实行一票否决制。每年与全体教职工签订《云南民族中学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教职工师德宣誓活动;通过每学年教职工考核,每年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评选等活动,形成了学校文明考评奖惩机制,强化了文明建设,促进了文明工作,起到了大力弘扬先进,优化氛围的作用,使教职工当好学生的成长导师。
云南民族中学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发展,每年安排不同学科和行政人员参加省、市、区的各类培训;参加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恢厥影嘀魅味游榻ㄉ?,在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和说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工会及时关心关爱生病和有困难的教职工,积极帮助教职工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着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云南民族中学一直以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大门、教学楼等建筑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各处精心设置了刻有激励内容的风景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学校精神、校史、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在学生社团文化方面,有滴水文学社、翼羽志愿者、读书会等学生社团,经常性开展爱国演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活动。学校每年举办红高原民族运动会,初高中各年级积极参与,踊跃参赛,同时开展戏曲、书法等进校园活动。云南民族中学合唱团、民乐团,每周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每年参加省、市、区合唱节和艺术节等活动。学校每学期确定一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周,举办科技节、读书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总体而言,云南民族中学校园文化多样,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文化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用文化对师生进行文明价值导向引导。
着力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下功夫
云南民族中学校园虽然面积小,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划分合理,2019年以来,先后对校园道路、学校报告厅、行政楼大厅、大卫生间等进行了维修改造,新增加了洗手设施,重新种植教学楼等处的植物提升了绿化,不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学校重视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普及节水、节电、节粮知识,号召师生爱护公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结合疫情防控,进一步强化传染病防治,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校内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与马村派出所、交警六大队、江岸社区等单位紧密联系与合作,每学期邀请派出所、社区相关同志到学??菇煌ò踩⒔】到逃确矫娴男不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合作共建。每学期开展安全逃生演练,开展禁毒、防艾、防火、防诈骗、防性侵、防溺水等宣传教育。学校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和安排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使各项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取得实效。
特色创建
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云南民族中学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
(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明创建有深度
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云南民族中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来开展工作。一方面,在校园内建设了民族文化墙,一进大门就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宣传字样,在运动场边有刻有“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字样的风景石,行政楼大厅有石榴籽艺术品设置,会议室有反映民族团结的挂画。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周,通过邀请专家到??怪沃谢褡骞餐逡馐督沧?,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展现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不断强化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发挥辐射作用,文明创建有广度
云南民族中学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先后组织师生和党员到江岸社区开展了关爱老年人,社区卫生清洁,宣传扫黑除恶等志愿服务活动,到盘龙江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暨巡河护河,春节到社区无偿为群众写春联等活动。以共联共建为载体,与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委编办等部门开展了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与江岸社区开展了禁毒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平时邀请街道、社区、派出所等单位的同志进校园、进课堂,通过为学生讲解交通、防火知识,参加毕业晚会等方式不断充实和丰富文明建设的内容。云南民族中学团委还组织教师团支部教师及翼羽志愿社学生前往昆明动物园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了文明,传递了文明。
(三)服务社会发展,文明创建有高度
云南民族中学是全省唯一的省属国有公办寄宿制民族中学,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在寒暑假,学校都印发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两封信均将讲文明树新风、做好疫情防控、开展劳动教育、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作为主要内容,要求全体学生在践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宣传等活动,充当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推动者。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引导学生,学生辐射家庭,家庭再辐射社会的良好模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此同时,云南民族中学每年承办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课比赛,云南省科技模型教育竞赛等大型活动,学校的民乐团、合唱团经常参加省市区比赛,学?;孤涫怠跋绱逭裥恕闭铰裕钥诎锓龃罄砦∩揭恢?,帮扶西双版纳州勐腊一中等学校。
云南民族中学优美的校园环境,文明向上的师生精神风貌给客人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同时学校通过介绍校情、民族歌舞表演、教授书法课、赠送校园文化丛书等方式积极传播我国及云南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展示少数民族的文明理念、习惯,起到了展示文明、传播文明的作用。